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的布朗库西雕塑名作《吻》是怎么一回事?
1910年,在巴黎学医的年仅23岁的乌克兰姑娘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Datiana Rachewskaia)因失恋而自杀。她的情人花200法郎向一位艺术家朋友订了一座雕塑作为墓碑立在她的墓前……
100多年后,乌克兰姑娘的俄罗斯后人们忽然被告知他们是一座价值约5千万欧元的雕塑的继承人。他们喜出望外,准备从墓地拆下雕塑,把它运出法国,到国际市场拍卖……
一场前所未有的“雕塑争夺战”由此引发。经过整整15年的漫长诉讼,“官司”终于在2021年7月尘埃落定: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粉丝们将可继续在巴黎蒙巴纳斯公墓(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达佳娜的墓前欣赏雕塑名作《吻》……
作者 |巴黎行人|© 法兰西360
巴黎蒙巴纳斯公墓(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建于1824年。目前墓园总面积19公顷,共有4万2千座墓穴,是巴黎市内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公墓中的第二大公墓。
按照法国的丧葬墓地管理体制,蒙巴纳斯公墓和拉雪兹神父公墓一样,都属于巴黎市地方政府的公产,由巴黎市政府“环境与绿地局(Direction des Espaces verts et de l’Environnement)”下属的“公墓处(Service des cimetières)”负责管理。
蒙巴纳斯公墓也是历史名人“聚居”的地方。
蒙巴纳斯公墓的萨特与波伏娃的墓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F360 Media Solutions)
人们来这儿瞻仰最多的各路名人大概包括: (我的前邻居) 法国哲学家作家让-保尔·萨特(Jean-Paul Sartre)和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雷蒙·阿隆(Raymond Aron)、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自由女神雕像作者奥古斯特·巴托尔迪(Auguste Bartholdi)、国际象棋冠军亚历山大·阿廖钦(Alexandre Alekhine)、著名埃及学家加斯东·马斯伯乐(Gaston Maspéro)、雪铁龙创世人安德烈·雪铁龙(André Citroën)、法国电影馆创始人亨利·朗格罗瓦(Henri Langlois)、电影人乔伊斯·伊文思(Joris Ivens)、艾里克·侯麦(Eric Rhomer)、杰拉尔·乌里(Gérard Oury)、剧作家欧仁·尤奈斯库(Eugène Ionesco)、萨缪埃尔·贝凯特(Samuel Beckett)、小说家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歌星赛尔日·甘斯布尔(Serge Gainsbourg)、艺术家凯撒(César)、尼基·德·圣法尔(Niki de Saint Phalle)、法国前总统希拉克(Jacques Chirac)、前总理雷蒙·巴尔(Raymond Barre) 等等;
然而,在这无数名扬四海的文化艺术名人的墓穴之外,巴黎蒙巴纳斯公墓里还“深屋藏娇”,藏着一座不仅全巴黎,而且可能也是全世界墓地中最“昂贵”的坟墓。
这座“价值连城”的墓的主人名叫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Datiana Rachewskaia)。
三台摄像机全天候监视的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Datiana Rachewskaia)的墓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F360 Media Solutions)
这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一个生于基辅的乌克兰姑娘,二十世纪初来巴黎学医;1910年12月5日,当时年仅23岁的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因对其老师和情人失望而自杀。
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死后,她的情人当时很伤心,花了200法郎请他的一位罗马尼亚雕塑家朋友为达佳娜做了一个墓碑和雕塑作品,作为墓饰安在了达佳娜父母购得永久使用权(concession perpétuelle)的墓地上;和蒙巴纳斯墓地上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的主人公一样,达佳娜的爱情悲剧故事从此便留在了墓园中,并随着时日渐渐地被人遗忘……
然而,直到有一天…..
那位在1910年还没有任何名气的罗马尼亚雕塑家的名气渐长,其极简主义风格的现代雕塑作品逐渐得到了艺术界的肯定和追捧。他的名字叫康斯当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1907年从罗马尼亚刚到巴黎时,布朗库西曾在罗丹的工作室工作了2个月;但他显然不能接受罗丹的雕塑风格。他要独立创新。他毅然离开大师工作室,开始了他自己的现代雕塑探索之路。
他为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坟墓创作的雕塑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那年他以200法郎卖给他朋友的那座作品不是别的,就是他最著名的系列雕塑《吻》(Le Baiser)之一,是他于1909年完成的该作品第三版,造型为一对拥抱着的情侣。
布朗库西的《吻》(Le baiser)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Kim Youngtae/ADAGP/Leemage)
康斯当丁·布朗库西的雕塑艺术逐渐受到欢迎;即便1957年去世后,他在国际艺术市场的行情依然一直看涨;1997年,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举行他的大型回顾展,并且重建了布朗库西工作室,无疑最终确认了他不可动摇的国际地位;从此,布朗库西的雕塑作品在美国和欧洲拍卖市场上动辄以数千万欧元的价格成交……
可以这么说,布朗库西是继贾戈梅蒂(Giacometti)之后当今世界上最贵的雕塑家。2018年5月15日,布朗库西一座名为《精心修饰的姑娘》(Jeune fille sophistiquée)的雕塑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7100万美元的天价……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来自网络)
布朗库西作品屡屡创造的市场天价也开始扰乱了蒙巴纳斯公墓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墓地延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宁静。
2005年,巴黎画商纪尧姆·杜哈麦尔(Guillaume Duhamel)对这座还默默地躺在达佳娜坟头的布朗库西作品动起了念头。随着岁月,特别是因了布朗库西行情的看涨,这座雕塑的价值早已不止当年的区区200法郎。据一位匿名专家2005年的估价,这座布朗库西《吻》的价值应在4千万至5千万欧元之间……
纪尧姆·杜哈麦尔很快在俄罗斯找到了墓主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后人。达佳娜的后人面对这一从天而降的巨大遗产自然是喜出望外。他们很快办理了达佳娜永久墓地的继承手续,并着手准备把雕塑从墓地拆除(descellement),以便搬运出境,运往俄罗斯,并试图最终在国际市场上出售。
然而,像布朗库西这样的艺术家的作品要从法国出境,必须事先取得法国政府文化部的同意。可是,法国政府坚决反对。
一场布朗库西作品继承人达佳娜后人与法国政府文化部及巴黎市政府之间的旷日持久的“官司”从此开始了。
已被木板箱罩了起来的《吻》(Le baiser)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F360 Media Solutions)
2006年10月4日,法国文化部发布一项部令(arrêté),拒绝发给达佳娜后人雕塑出口证明,并认为把作品留在法国国土上作为布朗库西艺术的珍贵见证至关重要。
2010年5月21日,法兰西岛大区行政长官(Préfet de la région Ile-de-France)兼巴黎省长(préfet de Paris)下令,把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整座墓穴列入了“历史文物(monuments historiques)”保护名录;他认为,布朗库西的雕塑群(groupe sculpté)从历史和艺术角度具有一种公益(intérêt public)特性,一是由于它在布朗库西作品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成熟作品的各种本质特征,二是因为布朗库西镌刻与署名的墓碑与整座墓穴基底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2016年3月,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继承人们在法兰西岛大区行政公署递交了一份依照《文化遗产法典》(Code du patrimoine)第L.622-22条规定要求申报的雕塑拆除工程申请。法兰西岛大区行政公署以“整座墓穴连同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雕塑群《吻》及其构成墓碑的基底形成一个完全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录的不动产”为理由拒绝了这一拆除工程申请。继承人们递交的一项建筑工程申请也同时被拒绝。
面对法国政府中央行政机关的拒绝,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继承人们毫不气馁,他们向行政法院提起诉讼救济,试图捍卫他们的权利。他们以越权(excès de pouvoir)为由对法兰西岛大区行政长官2010年5月21日命令和2016年的决定向巴黎行政法庭(Tribunal administratif de Paris))提起撤销决定的诉讼;巴黎行政法庭于2018年4月12日驳回了继承人们的请求。继承人们不服巴黎行政法庭判决,向巴黎上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上诉。
继承人们提出的理由是:布朗库西的《吻》的创作于1909年,而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死于1910年,所以,这不是一件为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去世而制作的专门墓葬作品。
2020年12月11日,这场已持续了近10年的官司出现戏剧性反转:巴黎上诉行政法院(Cour administrative d’appel de Paris)取消了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墓穴在历史文物保护名录的注册,并责成法兰西岛大区行政长官在上诉行政法庭裁定送达三个月期限内对布朗库西雕塑《吻》的拆除工程申请进行重新审理。
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继承人们以为这下可以从墓地拆下雕塑作品,在拍卖市场出售了。
然而,法国政府文化部对巴黎上诉行政法院的裁定不服,即按程序向法国国家行政法院(Conseil d’Etat)提起了最高行政上诉。
法国国家行政法院(Conseil d’Etat)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来自网络)
2021年7月2日,法国国家行政法院终于对此案作出了终极裁定,彻底粉碎了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继承人们把布朗库西的《吻》运出法国出售的梦。
法国国家行政法院在对这一案子进行审理时需要回答的,其实就是一个布朗库西雕塑作品《吻》的法律定性(qualification juridique)问题,也就是说,包括雕塑和墓碑基座在内的整座墓穴到底是一件“因用途而成的不动产(immeuble par destination)”,还是一件“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immeuble par nature)”?
根据法国的不动产法律规定,建筑物是“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民法典》第518条),“业主固定用于永久住所土地的任何动产(effets mobiliers)属于因用途而成的不动产” (《民法典》第524条);此外,“地产和建筑物都是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 (《民法典》第518条);最后, “当使用石膏或石灰或水泥封切固定,或只要一拆解就会被分裂或被破坏,或损坏它被固定在一起的地面部分时,业主即已被认为把动产固定于永久住所地面”;关于塑像,法律还规定:“当塑像被放置于一个专门开挖的塑像龛窟内时它们即为不动产,即便它们可在不被断裂或损坏的情况下被拿走” (《民法典》第525条);
区别这两类“不动产”之所以重要,那是因为依照法国法律,国家把这两类不动产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录”的程序不同;而这其实也就是布朗库西雕塑作品《吻》一案的核心问题。
如果说,布朗库西的雕塑《吻》被视为是一件“因用途而成的不动产(immeuble par destination)”的话,那么,按规定,法国政府在将它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录(inscription aux monuments historiques)时,必须事先征得业主的同意;
但是,假如包括雕塑和墓碑基座在内的整座墓穴被认定是一件“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immeuble par nature)”的话,那么,它就可以在无需获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被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录”。
法国国家行政法院2021年7月2日的裁定是这样进行逻辑推定的:
墓碑(stèle)是一件“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在确定雕塑的性质时,法国国家行政法院认为,“一个竖立于墓穴(caveau)之上并用作底座(fondation)的丧葬纪念建筑,哪怕系由地面业主以外的人所建造,应连同与其整合一体并构成建筑的所有元素一起,从整体上应被看作是一座《民法典》第518条意义上的建筑”;
在布朗库西的雕塑《吻》一案的具体情节中,国家行政法院透露,1910年12月,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去世后,死者父亲,也即巴黎市政府给予蒙巴纳斯公墓永久使用权的持有人的意愿,是在其女儿的墓地上竖立一块墓碑,能够接纳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雕塑《吻》;该作品系为纪念年轻姑娘,经去世女儿的情人介绍向艺术家购得。为此,他让一位墓碑石工(marbrier)用雕塑作品一样的“欧维尔(Euville)”石材,完成了一块作为基底并带有碑文的墓碑,立于墓地,并留下接合面(lit d’attente),雕塑群(groupe sculpté)于1911年4月被固定封砌在上面。
因此,法国国家行政法院认为,该雕塑是“这一(墓葬)建筑的一个元素,在其被合并入墓碑时便已失去了它的个体性(individualité),而具体情形以及布朗库西并非为此目的而完成这一作品,而且它在年轻姑娘去世几个星期之后才被安装等等均不重要。”
据此,法国国家行政法院认为,法兰西岛大区行政长官兼巴黎省长以康斯坦丁·布朗库西的雕塑《吻》及其构成墓碑的基座与整座墓穴构成一件“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为依据,在没有取得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把雕塑群列入历史文物保护名录,并没有犯法律错误;
简单地说,以固定在年轻姑娘墓地为唯一目的而购得的雕塑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墓葬纪念物;依照法律,该纪念物应被视为一件“因性质而成的不动产”,这就使得国家有权力对它作为历史文物进行保护……
这就是蒙巴纳斯公墓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著名布朗库西的雕塑《吻》一案的来龙去脉与结局。
依照法国国家行政法院的裁定,布朗库西的雕塑《吻》将永远留在巴黎蒙巴纳斯公墓。
2018年,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继承人们已经用一个木板箱把雕塑《吻》罩了起来。
已被木板箱罩了起来的《吻》(Le baiser)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F360 Media Solutions)
在官司过程中,继承人利用案情的短暂反转,多次企图从墓地拆下雕塑搬走。为了防止意外,巴黎市政府决定对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墓实行特殊保护措施,用三台摄像机对这座墓进行日夜不间断监视……
于是,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墓一时成了全巴黎、全法国乃至全世界墓地中享受最高保护级别的一座坟墓。
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那座墓在蒙巴纳斯公墓中的位置也很特殊,很容易被辨识找到。它在公墓的“西区”,在艾米尔·里夏尔街(rue Emile Richard)和拉斯巴耶大道(Boulevard Raspail)形成的那个“尖角”(第19墓区)上,紧挨着公墓的外墙;
布朗库西的《吻》(Le baiser)和他自己的墓的位置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来自网络)
从这阵势看,倒还真有点像是把卢浮宫名画“蒙娜丽莎”日日夜夜挂在没有遮拦的杜勒里公园(Jardin des tuileries)的栏杆里,任人随意欣赏……巴黎市政府如若不采取特殊保安措施,遇上一时被几千万欧元迷住心窍的不法之徒铤而走险,从这儿翻墙入内,盗走体积并不庞大(90厘米高)的《吻》的可能性的确不是没有,甚至都有点易如反掌……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吻》的主角—艺术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在1957年死于巴黎,享年81岁;碰巧的是,布朗库西死后也葬于蒙巴纳斯公墓;而且,他自己的墓地离如今依然矗立着他的雕塑《吻》的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的坟墓相距不远,只要穿过艾米尔·里夏尔街,从侧门进入“东区”,沿墓园内的“北部大道(Avenue du Nord)”走几步就到……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在蒙巴纳斯公墓的坟墓
(图片来源/Crédit Photo:F360 Media Solutions)
喜欢布朗库西作品,并对达佳娜·拉切维斯卡亚100多年前死后与《吻》结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下次来巴黎时,不妨抽时间到蒙巴纳斯公墓转一转……
资料来源/Sources :
https://www.conseil-etat.fr/fr/arianeweb/CE/decision/2021-07-02/447967
https://www.lequotidiendelart.com/articles/16305-le-baiser-de-brancusi-enfin-tranquille.html
以下为本站广告
人类共享,爱的典范。好文!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