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为什么法国总统喜欢把西安当作访华行程的第一站?
这是一篇五年前的旧文。
原标题是“为什么马克龙以西安开始首次访华是一个‘败笔’?”
大概是因为“妄议”友邦领袖之故,文章在公众号发布当天就被删除了……
趁着今天2023年4月5日马克龙带着包括巩俐、让–米歇尔·加尔(Jean-Michel Jarre)、《巴黎圣母院在燃烧》的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双胞胎熊猫所在的波瓦尔(Beauval)动物园园长以及53位法国企业家在内的官方代表团抵达北京,开始他的第三次访华行程之际,重新发表一次,也算是一种“温故而知新”吧…..
作者 |柳庄人 |© 法兰西360
[本文首次发表于2018年1月8日]
“西安”早已成了法国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访华行程中的一个“俗套”……
选择另一个具有更强当代中国形象色彩的城市作为首次访华的第一站,不仅可以赋予马克龙“国事访问”和法中关系更新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更能完好地体现马克龙到目前为止所表现出来的锐意革新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当这篇短文在巴黎时间2018年1月8日凌晨结稿并上线发布的时候,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估计已经抵达中国西安,开始了他的首次访华行程,甚至可能已结束了他按计划应该作的关于中法关系的演讲。
马克龙的首次访华就这样在一个令人失望的“决策失误”中开始了。
两天前,当我听说马克龙这次对中国的国事访问首站是西安的时候,我便立即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败笔”!
我当时的直觉是:
第一,马克龙可能被周围没有远见的外交或中国“顾问”们误导(mal conseillé)了!
第二,可能是因为文学教师出身的第一夫人“布老师”的坚持,想在为中国熊猫“圆梦”命名之后,利用此次机会去西安瞻仰“兵马俑”…..
按我的判断,无论是这两者中的哪一个原因,对于马克龙来说,这次访华,且不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在策划安排方面,已经铸成了一个不小的过错!
果然不出所料。
巴黎时间1月7日星期天傍晚–估计就是马克龙专机离开巴黎的时候,我便从新浪微博上读到这样一条非同寻常﹑耐人寻味的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西安之行:最后一刻决定访问大雁塔,WHY?”。
该消息称,据爱丽舍宫在1月7日最后一刻发布的消息,马克龙将大大缩短原定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参观访问,却将大幅延长在大雁塔的参观时间;而且还把马克龙这次出访与中国媒体的首次见面地点也由原先的兵马俑博物馆改为大雁塔……
据该报道的解释,法国总统府在马克龙出访前最后一刻临时“变卦”的原因,是因为总统在动身前夕会见了几位法国汉学家。
据说,马克龙是在听了汉学家的意见之后,才作出这一临时变更决定的。
大概,马克龙自己也已经意识到安排西安为第一站的不妥了!
但已为时过晚!已经只能在“螺蛳壳内做道场”,在“兵马俑”和“大雁塔”之间作一些时间表上的“修修补补”了!
那么,为什么说马克龙访华第一站安排西安是一个“败笔”呢?
首先,口口声声以打破传统﹑不步前任后尘亦步亦趋为自许的马克龙不可避免地落入了第五共和国前总统们的“成规”和“巢穴”,进而不由得使人们对马克龙对华政策的“创新”和展现“独特性(originalité)”的能力产生怀疑。
“西安”早已成了法国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访华行程中的一个“俗套”:戴高乐从未涉足中国,自然不必说了。蓬皮杜和吉斯卡尔–德斯坦分别在1973年和1980年访华时,兵马俑尚未开放成为“热点”,所以未安排去西安;
而此后的密特朗﹑希拉克﹑萨尔柯齐和奥朗德前总统则无一不把去西安,特别是看兵马俑,当成对中国文化的“礼拜”和“朝圣”。
曾在任上四次访华的希拉克则是早在1978年在兵马俑还未正式对外开放前以法国总理和巴黎市长的身份被破例安排参观,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亲眼目睹兵马俑的外国人。
萨尔柯齐也曾不甘落后:2007年11月首次访华去西安时,甚至都把年事已高的母亲和两个还是青少年的儿子都带上了,可谓是“拖儿带母”,一副尊老爱幼的“孝悌”之相,甚至都感动了时任主席的胡锦涛和不少中国媒体,曾为之大事渲染,大书特书……
马克龙和他的顾问中似乎没人知晓前任们的这些西安行“盛况”,依然若无其事地把它列为访问的首站,给人造成马克龙在此事上完全没有主见和创意的感觉。
其次,马克龙可能混淆了“国事访问”和“私人”区别,忽略了法中关系的“当务之急”。
当然,人们可以祭出外交“传统”﹑敬仰中国历史文化,甚至西安是 “古丝绸之路”起点或“习主席家族故乡”等理由来为这一安排作辩解,但大概都会显得有点苍白无力。
这儿倒并不是说法国总统访华不能或不应该去西安。
尊重作为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象征之一的古都西安,当然也是任何一位法国总统,甚至普通法国人应有的修养和态度。而且,与所有游客一样,想亲眼目睹一下曾被希拉克“激动地”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也属人之常情。
然而问题是,这是马克龙总统的首次“国事”访问。顾名思义,既然是“国事”,那就应把个人喜好放在一边,使访问行程和议题紧扣法国治理和法中关系最紧迫的主题,对马克龙时代的新法中关系提供某种注解。
而这次访华,本来应该可以彰显出马克龙对法中关系的“新解”的。
而这一“新解”恰恰可以从不去西安这一细节中展现出来。
这不是对西安的“抵制”,而是以形象的方式告诉法国人和中国人两国当前和未来关系的一种“转变”或“提升”:就象中国人不应当把对法国的认识老停留在“浪漫”和“拉菲”之上一样,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也不应该满足于“古老”和“米饭”之上。
对于当下的法国人来说,当务之急是了解眼前的和未来的中国,而不是沉迷于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
其实,对于法国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敬意和关注早已有之,他们在早在几百年前就已充分意识到中国的重要,以致在许多关于中国的知识和学问领域,其成就都不亚于中国。
例如:一个人们常说的例子是:敦煌虽然在中国,但敦煌学却在法国!
又如,关于汉语和汉学,虽然这是一门关于中国的学问,但却发源于法国;早在200多年前(1814年),法兰西学院(Collège de France)的前身Collège royal(王家学院)就设立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第一个汉语和满语教席教授职位,由Abel-Rémusat(阿贝尔–雷慕沙)任第一位汉语教授,并由此开创了不同于传教士汉学的现代汉学……;
因此,正处于马克龙自己本人带来的“变革/革命”之中的当今法国人,他们也许不缺这种对中国的历史感和尊重,而更需要了解和认识的是当下中国和正在嬗变中的未来中国,尤其是中国社会的活力机制及其演变趋势。
而西安应该不是这一当代中国形象的最合适代表(请西安的朋友息怒!)。
所以,在北京之外,选择另一个具有更强当代中国形象色彩的城市作为首次访华的第一站,不仅可以赋予马克龙“国事访问”和法中关系更新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更能完好地体现马克龙到目前为止所表现出来的锐意革新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龙应该在这次访华行程中安排去杭州才对!
杭州既有历史感,又更能体现近二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变迁和未来,在那儿有与马克龙同姓“马”的马云,有什么都能支付的“支付宝”,还有未来人工智能基地,完全符合马克龙的“初创企业精神”,而且,杭州还是习主席曾经工作过的城市,有习主席在浙江任职期间曾造访过18次的浙江大学……
当然,这都只是柳庄人的柳庄梦呓,杞人忧天而已。而且也不一定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希望马克龙在接下来的北京行程中一切圆满,既为法国人带回订单﹑合同和(可用支付宝支付的)支票,也能为中国人民留下一些他们历来向往的“法兰西精神”……
也更希望在马克龙治下,法中关系不仅注重现实利益,而且也不忽略理想价值,不忘追求那些对两国人民都能带来利好和幸福的普世价值……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下为本站广告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申请书面授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号:
PietonDeParis